第壹章:認識滅火器
干粉滅火器:適用于撲滅A、B、C類火災,如固體、液體、氣體火源,電火也可,高效多用途。
水基滅火器:主要用于A類火災,如木材、紙張等可燃固體,不適用于電氣或油火。
二氧化碳滅火器:適用于B、C類火災和電氣設備火,無殘留,但對人有窒息風險。
泡沫滅火器:適合A、B類火災,能有效隔絕空氣,但不適用于帶電設備。
壓力指示器:確保指針在綠色區域,表示壓力正常,滅火器可正常使用。
噴嘴檢查:檢查噴嘴無堵塞,牢固安裝,確保噴射暢通。
軟管檢測:確認軟管無裂縫、磨損,連接部位密封良好。
選擇滅火器:依據火源類型(A類固體、B類液體、C類氣體、D類金屬),選擇對應滅火器,如水基滅火器用于A類,干粉滅火器通用。
火災危險等級:考慮火勢大小,大型火源需大容量滅火器,初期小火可選小型滅火器。
安全距離:確保在安全距離(約3-5米)操作,避免火勢蔓延或爆炸風險。
關鍵動作:用力拉出插銷,解除滅火器的保險狀態。
安全提示:保持手指遠離噴嘴和閥體,避免意外噴射。
作用機制:拔掉插銷后,內部壓力得以釋放,允許滅火劑噴出。
保持適當距離:站在火源上風向,距離火源約2-3米,確保自身安全。
火焰根部目標:對準火焰的根部,而非火焰頂部,以切斷火源。
穩定噴射:保持滅火器穩定,持續對準火源噴射,直至火勢完全熄滅。
穩定握持:確保滅火器直立,雙手穩定握住把手。
對準火源:保持適當距離,將噴嘴對準火焰根部。
壓下壓把:用力按下壓把,持續噴射滅火劑直至火源熄滅。
滅火目標:對準火源根部,確保有效滅火。
不間斷操作:保持按下噴射按鈕,直到火勢完全熄滅。
觀察火情:在噴射過程中,注意火勢變化,必要時調整滅火器位置。
保持距離:使用滅火器時,務必與火源保持安全距離,防止燒傷。
**距離:一般建議距離火源3-5米,確保既能有效滅火,又保證人身安全。
火勢過大:若火勢無法控制,立即撤離并撥打火警電話,不要冒險接近。
避免封閉空間: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時,會降低氧氣濃度,可能導致窒息,務必在通風良好處使用。
關注氧氣含量:在有限空間內使用,需先檢測氧氣濃度,確保安全水平。
人員安全優先:若空間無法迅速通風,優先撤離人員,避免人身傷害。
火勢過大:若火勢無法控制,立即撤離現場。
人員安全:確保自身和他人安全,避免危險區域。
報警求助:撥打119報警,詳細說明火情和位置。
壓力表讀數:檢查滅火器壓力表,確保指針在綠色區域,指示內部壓力正常。
外觀檢查:留意滅火器是否有凹痕、腐蝕或泄露跡象,確保其結構完整無損。
標簽清晰:確認標簽未褪色,信息可見,以便在緊急情況下正確使用。
避免高溫潮濕:確保滅火器存放在陰涼、干燥的地方,避免溫度過高或濕氣影響其性能。
易于取用:存放位置應方便快速取用,靠近潛在火源但不影響通道暢通,確保緊急情況下能迅速響應。
定期檢查:定期檢查存儲環境,確保條件適宜,同時檢查滅火器的壓力表在正常范圍內。
到期更換:滅火器有使用年限,到期后必須更換,確保其效能。
損壞報廢:發現滅火器有物理損傷、腐蝕或密封損壞,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報廢。
定期檢查:定期專業檢查,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滅火器應及時更換。